数字媒体内容形式向视频方向发展是一个趋势。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地方,除了媒体在网络上直接做直播之外。短视频,作为更符合数字时代快速消费新闻内容要求的形式更是得到了新老媒体的垂青。
在北美主要是以Newsy、VICE、NowThis为代表的新锐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网站。他们将新闻资讯视频的时间压缩到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形式上直击内容重点,充分发挥视频的长处。他们追求的是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效应。在中国国内媒体界近期引起震动的是,以新国际视野和风格闻名的澎湃新闻网老总邱兵拿到了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黎瑞刚的一个亿资金,创办了短视频平台“梨视频”。邱兵先生看来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再造一个华文国际大媒。“梨视频”的目标是新闻资讯短视频平台,除了自己的制作队伍之外还引进全球各地的拍客为其提供短视频。另外,声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的高端新闻网站“界面新闻”也推出了短视频纪录片频道“箭厂视频”。“箭厂视频”的首部短片《中国喊麦之王MC天佑:如果有一天YY倒闭了我怎么办?》直接审视“网红直播”这个中国媒体大现象。对“网红直播”的持续发展表示了态度。
短视频要多短?
观众变得越来越没耐心,视频被迫变得越来越短早就是一个数字时代的特征。只是电视媒体留下来的习惯还是某种程度上统治着媒体的头脑。如果稍微留意,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在BBC、CBC还是Facebook。最流行视频里大多数都是少于2分钟。在对“梨视频”的采访中,“梨视频”更是将30秒作为短视频的一个参照标准。短视频到底要多短?其实还是一个看具体内容需要的问题,没有一个业界标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越短越好。将精彩内容前置、将长篇内容剪成小段、总结概括…总之,越短越好。
为什么短视频有未来?
短视频满足的是人们媒体快消的趋势。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辩证法。在信息几乎无限的网络世界,广度已经成为人们的选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将社交媒体作为新闻资讯获得的主要平台。而短视频是在社交平台获得分享的最佳方式。
移动是短视频的载体
在移动设备上,特别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手机屏幕上看文字是在不是一种太愉悦的体验。作为“懒人”媒体的视频只需要一个点击,横过手机,全屏观看。移动同样影响短视频内容设计。利用视频上的文字作为视频最好的注解,而不是利用声音描述。除非是非常精彩的内容,例如电影,在移动的状态下人们已经渐渐省去戴耳机的麻烦。
短视频是载体,故事继续
《华盛顿邮报》,那个被亚马逊CEO贝索斯私人收购的百年大报的短视频尝试相当成功。目前正在积极考虑是否将短视频作为最主要的媒体形式。其将其视频业务 “Post TV” 更名为 “Washington Post Video”,专注于短视频。据其视频总监 Micah Gelman所讲,短视频成功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将短视频内容“与所有的报道之间的协同,而不是孤立地创造内容”。对于文字报道作者而言,视频的叙事结构和逻辑并没有很大不同,只是视频本身的强大视觉描述代替了长篇的文字描写。既然都是讲故事,短视频或许可以成为传统文字类媒转型的一个突破方向。(作者:沈二、加广中文、www.rcinet.ca、微信ID:radio-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