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将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题)将出席仪式。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范围内有能力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四大实体之一。其建成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因此作为大国重器,得到了国家最高层面的重视。
事实上,探索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是中国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不止一次对北斗系统作出重要指示。早在2013年,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叮嘱“把北斗系统建设好”。2018年11月,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在中国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贺信中将北斗系统称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而此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北斗三号建成开通仪式,再次凸显对北斗系统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最大支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上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发展之路,而从北斗一号试验系统的建成,到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再到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其背后凝结着中国几代航天人的坚守与奋斗,也是中国30年来持续大力投入科研的结果。
尤其是北斗三号系统,不仅仅是产品的升级换代,更有技术上的跨越,其收官于其第55颗导航卫星的发射。发射成功后,联合国外空司也专门祝贺。这是因为北斗系统不只具有中国自主特色,着眼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和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免费提供公开的卫星导航服务,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和平利用外太空,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正因如此,迄今为止,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已经开始使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在资本市场,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入网工作后,卫星概念股普涨。这反映出北斗系统对社会和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直接影响。北斗系统不但将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还将对大量行业的产业链发生深远影响。
在当下的特殊历史时空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更具标志性意义。
北斗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研发过程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数万人,耗时数十年最终成功。北斗的这一模式体现了制度优势,是中国重大科技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宝贵实践,对当下中国科技业的技术突围也有重要示范效应。比如,在芯片、光刻机等重要领域。
北斗系统背后是“北斗精神”,其内涵是“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这不但能支撑中国航天人托起国之重器,在当下时段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技术发展,如今正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封锁与打压,大量中国科技企业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但北斗系统3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之路,恰恰就是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发展之路。北斗三号的成功,说明中国依靠自身力量也能攀上世界科技巅峰,这也为未来中国走技术自主道路增加了经验与信心。而以此为起点,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必将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资料图。来源:新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