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从雄安新区看见未来中国的模样

Friday, 01 April 2022 09:56 Edit by  来源:海外网 Published in 两岸三地

未来,这里将是一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一座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5岁生日。5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世界从这里不仅能感受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脉动,也能看到未来中国的模样。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英国《卫报》曾在报道称,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讲述一个未来新城市的故事,而非中国过去城市发展的复制品。德国《每日镜报》曾评论,雄安新区可能像深圳和上海浦东新区那样,作为探索城市新发展模式的一个范例,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繁荣。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雏形初现。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曾几何时,一句“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好,河北吃不饱”的顺口溜,折射出京津冀地区发展“落差”。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5年来,随着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定完成,一批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一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城拔节生长。

在雄安,“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这里没有稀奇古怪的建筑,也没有摩天大楼和玻璃幕墙,蜘蛛网式线缆不见踪影,水、电、气、暖、网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全都集纳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在雄安,“千年秀林”郁郁葱葱,白洋淀水天一色。“千年秀林”工程累计造林45.4万亩,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2017年以来,白洋淀水质每年上一个台阶,全域已达到Ⅲ类水,为近10年最好水平,作为“华北之肾”的功能不断恢复。如今,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雄安新区生态底色正在加速形成。

在雄安,启动区体育中心、大学园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服务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北京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等3所学校、幼儿园均进入收尾阶段;北京市支持建设的雄安宣武医院一期主体结构已经封顶。5年来,雄安新区不断引入京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努力为人们提供宜居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

在雄安,从智慧路灯到智慧泊车,从无人零售到机器人巡逻,数字基因无处不在。新区每建设一栋楼,都会在数字雄安平台上生成一栋数字大楼,现实中哪怕更换一盏路灯,都能显示出来。2021年,中国首个“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雄安新区顺利落地。截至目前,30余家北京知名智能化设备制造商落户雄安智绘未来科技园。如今的雄安新区,一座智慧之城、创新之城呼之欲出。

今天的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各项建设热火朝天、日新月异。未来,这里将是一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一座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案例。(来源:海外网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编辑:孟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