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奉献给台湾的加拿大长老会牧师马偕

Wednesday, 13 July 2022 09:27 Edit by  来源:RCI Published in 两岸三地

他建立了医院和全台湾第一所女子学堂,推动了台湾北部地区教育和医疗的进步。台湾今年举办各种活动,纪念马偕登岛150周年。

1872年3月,28岁的加拿大长老会牧师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中文名偕叡理)在台湾淡水登岸。在此后近三十年中,他除了传道和建立教会外,还建立了医院和全台湾第一所女子学堂,推动了台湾北部地区教育和医疗的进步。台湾今年举办各种活动,纪念马偕登岛150周年。

马偕1844年出生在安大略省。他在多伦多、美国普林斯顿和英国爱丁堡的神学院深造,也上过基础医学课程。从神学院毕业后不久,他被加拿大长老会派到台湾。

马偕用五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用台语讲道。他在淡水建立了台湾北部的第一个教会,同时在家里为当地居民看病。但是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走访偏远乡村,在台湾的头七年里,他住在淡水寓所的时间总共只有170多天。

他在传教之余为当地人治疗当时常见的蛀牙、疟疾和足部脓疮等疾病。他给人拔牙后会在日记中记录,因此后人统计出来,他在台湾的二十多年里拔过两万一千多颗蛀牙。1882年,马偕在淡水创办牛津学堂。它是淡水真理大学的前身。今天的校园里有一座马偕的半身铜像,背后是一栋牛津学堂的老建筑。

两年后,他又在书院旁边创办了台湾第一所女子学堂。台湾历史学者钟民佑(译音)说,对台湾的女孩子来说,这是重大变革的开始。当时的台湾不存在男女平等,马偕牧师希望推动社会改变。

34岁那年,马偕与台湾葛玛兰族女子张聪明结婚,生了两女一子。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台湾本地牧师,儿子在美国获得教育学硕士后返回台湾,1914年创办了淡江中学。

从1872年登岛到1901年患喉癌去世这29年里,马偕只有四年时间不在台湾。他去世后,家人把他的骨灰葬在淡水外侨墓园旁边。后来这里建立了马偕墓园,由淡江中学管理。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以及一些学生和信徒也葬在这里。离马偕墓园几条街之外有一家名叫之间茶食器的餐馆,它的菜单上有一款每天只供应五份的限量餐点马偕博士的种籽,马偕当年从家乡带来胡罗卜、甘蓝、花椰菜和番茄等蔬菜的种子。这些蔬菜如今在台湾被广泛种植,也是这道菜的主要食材。

之间茶食器的老板翁俊杰说,这些蔬菜当年台湾没有,是马偕把它们从加拿大带到台湾来的。这也是他留下的遗产。“我全心所疼惜的台湾啊”:台语歌曲《最后的住家》,歌词由马偕撰写。(照片:淡水基督教长老教会网站、Radio-Canada,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We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