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市亚裔医疗健康青年协会(YAHPA)几天前组织了讲座“疫情之下,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由三位心理学专家分别介绍心理健康,儿童教育和精神治疗等话题。这是该协会第一次举办关于心理健康的普通话讲座。这次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出乎主办者的意料。
在所有医学领域当中,人们对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态度可能是受自身文化影响最大的。第一位主讲人、康考迪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生陶丹说,东西方文化对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利和责任的态度是不同的。西方文化更看重权利,中国文化更强调责任。另外在头脑和身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会把头脑和身体感受分得很清楚,而中国传统更注重身心结合的连贯性。
但无论文化差异有多大,我们总是希望让自己和家人都身心健康,幸福快乐。陶丹希望听众思考,自己可以从两种文化中提炼出什么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维护心理平衡?她在讲座中介绍了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和一些应用技巧:如何接纳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清楚地了解周遭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情况。这种疗法需要使用者拥有一套很清晰的价值观体系,把它作为方向和灯塔。
陶丹在讲座中介绍了一些如何与自己脑中的负面情绪周旋并和平共处的具体方式。她说,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头脑中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学会怎样去面对这些想法。临床心理学家徐臻讲解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海外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她还介绍了帮助父母理解和应对孩子情绪波动的静观教养和心理医生所能提供的服务。精神科医生薛准平为听众介绍了精神科的工作。他说,精神疾病实际上相当常见。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出现精神问题。而这些精神问题是可以治好的。
上个星期在BC省高等法院,华人女子沈勤勤用刀刺伤与她互骂十几年并对她提出起诉的另一名华人女子。薛准平在问答环节说,和自己的心理运动保持一定距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可能整个世界一片白,自己的情绪在那一刻变成了整个宇宙,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但如果能做到和这种情绪保持距离,你就能告诉自己:这只是我这一刻的情绪和感觉,这并不是整个宇宙。这种感觉客观吗?合理吗?我怎样做会对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有好处?是陷进一个个事件形成的漩涡,还是把这个链条剪断并抽身?
徐臻博士补充说,人都有喜怒哀乐,情绪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有权利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或正面的情绪。但是如果让你的情绪影响到你的行为,那就比较危险了。蒙市亚裔医疗健康青年协会由一些本地医学专业人士和医学院研究生组成。它的宗旨是向华裔和越南裔等亚裔移民用他们的母语提供医学健康知识。(题图:YAHPA、来源: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