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大陆的出国留学热仍在升温,年龄也越来越小,中学就出国留学的也很常见。中国热播电视剧《小别离》,反映的就是中国现在盛行把孩子送到国外上中学的现象。但留学生和家长们对加拿大的教育体制和理念缺乏足够的了解。那麽,加拿大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与中国有哪些不同?留学生家长和孩子们自己的感受又如何。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一对华人监护人- 王逸女士和冯骏先生。他们照看着两个来加拿大留学的朋友的孩子。王女士因为有教育学的背景,因此对两个孩子在中国及加拿大经历的不同教育方式有系统的观察和感受。他们观察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而帮助孩子面对文化冲击,尽快适应加拿大的新环境的思路也很有参考价值。
王女士介绍说,留学生遇到的挑战不仅有来自语言,还有生活环境和习惯等的巨大改变。她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在中学阶段来到加拿大的。“上高中的孩子去学校第一个月,担任学生顾问的老师找孩子谈话时,问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将来有什么打算,往哪方面发展?老师问这些,是因为面临申请大学预科了。而申请报名时要在理科和文科专业之间做出选择。孩子回来跟我们汇报时,我们说完全尊重她的选择,并问她自己最喜欢做什么事,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结果孩子想不出来,还说:在国内16年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刚来一个月就要回答。这么高深莫测的问题,难以回答,令人沮丧。她突然觉得自己是没什么想法、脑袋空空的人,觉得很受打击。而此前她感觉特别好,因为以前在国内学习成绩不错,从家长老师那里听到的都是表扬。到这里突然发现,标准不一样的了”。
这种打击开始使她意识到,这才是加拿大与国内教育最不同之处。国内是父母和老师会为学生规划一条路。但在这里,老师不会给你规划人生,而是要基于你自己的想法,跟你交流,告诉你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孩子们从以前的一切都有人关照、指导,甚至从早八点到晚十点都有人给她安排好,到加拿大之后突然放羊了。这让她反而觉得无所适从,没有方向了。
冯骏先生谈到,学习上也是同样的状况。“ 这里的老师不像国内那样,每天给学生详细布置好作业,该学的内容都一点一滴的教给学生。这里的老师都是启发式的,划个范围给学生。 老师上课的时候可能是天马行空。但到考试的时候,标准却一点也不低。这让很多留学生不适应,觉得考试的内容上课老师上课没有讲过。但老师说,已经告诉大家都要学什么了。这令中国来的学生不适应, 因为孩子从小缺乏这样的训练。而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更接近将来社会的现实。将来孩子走上社会,不会事事都有人给你具体指导。加拿大的孩子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都是接受家长或老师给的任务,至于怎样完成,那是要自己去想的”。
王女士说,以上两个事例都说明中国来留学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差。其实也包括生活的自理能力。加拿大的孩子从很小就要承担一部分家务。学校有的还会给学生发一张家务清单,上面列出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在家里做哪些家务事,到10几岁的孩子,大部分都要干家务活了,诸如洗碗、整理房间,男孩子有的还要帮父母换轮胎、剪草。但在国内完全不同,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办了,造成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
而独立性差反映到学习上面,反映到对自己的将来的把握上,就显得缺乏思维能力。由于对自己的整个人生是缺乏设计的,完全依赖于父母的想法,面对困难时,不知怎样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方案, 就显得没有办法,束手无策。王女士认为,独立性差还表现在他们与当地孩子的差距。他们有时会很羡慕当地的孩子。“上初中的孩子回家跟我说,我们班同学的家长允许他干自己喜欢的事,父母很少管,为什么你们对我要有很多的束缚。上高中的孩子回来说,要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有同学开车,几天不回来。我们中国家长一听,就会很不放心,要问很多问题。她就会抱怨,当地同学的家长都不管,你们怎么管那么多。
还有涉及到恋爱问题,通常在十七八岁时就会出现。我们中国父母通常会当成大事,要仔细询问,最好亲自去看看,甚至还要敲敲警钟,叮嘱关系不能太密切了,等等。这时孩子又会说,那些老外同学在这方面都是很独立自主的。王女士说:“这些可以认为是文化冲突。孩子们来到这里以后,体验到了西方文化的“自由”,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她们很羡慕。但她没有意识到,当地孩子为享受这些自由平等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包括零花钱要自己去赚。把自己当成家庭的一份子,父母爱我,我也爱父母。例如圣诞节,父母给孩子礼物,孩子也要给父母礼物。但我们中国人的孩子就是伸手派”。
王老师说还遇到过,有的中国孩子看到当地加拿大孩子18岁以后就离开家出去住了,也回家向父母提出要搬出去住,但要父母支付房租。家长不同意时,他就不高兴,问父母为什么不能资助他?这时家长就该反问她,为什么父母要资助你呢?是你自己提出要搬出去的呀。孩子们通常会说其它中国孩子都是父母给付房租的,也给零花钱。甚至还有父母为在其它城市读书的孩子专门买房子的。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就造成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中国父母无限制的溺爱孩子,答应孩子的各种要求;另一方面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中国孩子做事常常是在给家长做。心里觉得,我做的好了,家长就应该奖励,而没有意识到是他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出国之后,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有的是因为父母没有跟着出来,更多的是他自己不懂得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没有一个人在身边掌控你、安排你的一切,需要自己把控自己。若缺乏独立性,就没有能力管好自己。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找到原因”。
在王逸和冯骏几年循循善诱的监护下,这两个在中国时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都有了明显的成长: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还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思想也更成熟,有自己独立的思辨能力,精神面貌也完全改变了,对前途充满志向和自信。现在大孩子已经以优异的成绩从麦吉尔大学毕业,GPA分数3.74;小的孩子刚刚高中毕业,平均成绩94,已被当地最好的一所大学预科私立学校录取。更主要的是,她们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规划的能力显著提高, 走上了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两位监护人与四位留学生 Photo Credit: RCI / Echo、作者:亚明、加广中文、www.rcinet.ca、微信ID:radio-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