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浣熊再次引起了多伦多市民的关注。事情源于市议员夏因纳(David Shiner)在市议会上呼吁:鉴于多伦多的浣熊“人口”膨胀,市民针对其对民居所造成的损害而向市政府提出投诉亦愈来愈频繁,市府应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市长福特站出来向公众分享了几次他和浣熊对峙的经历,一下就勾起了人们的兴趣。于是,在本地英文媒体的留言板上,市民们你来我往地纷纷发泄对浣熊的怨气、分享对付浣熊的经验,热闹了好一阵。
虽然浣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很少有市民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这个“邻居”。
多伦多动物控制中心发言人雷瑟女士(Mary Lou Leiher)表示,多伦多的浣熊数量大约在10万至20万之间,平均到每平方公里是12只。浣熊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大多数动物如果发现活动区域里经常有人类出没就会避开,可是浣熊却能适应人类存在的环境,并继续生活。
在野生的环境中,浣熊的食物主要包括浆果、蛋、昆虫,以及其他杂食。可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里,垃圾是它们最好的食物。为了防止浣熊扒垃圾袋,几年前多伦多曾推出过专门用来盛有机垃圾的绿桶。当时的推广广告中还说,这种绿桶上的暗锁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浣熊。可是,仅仅两三年过去,这个防护措施就没有丝毫的作用了。今天,多伦多及其周边的浣熊已经进化到能够熟练使用拇指,即便是加了锁的绿垃圾桶,它们也能很轻易地打开。
安省科学中心(Ontario Science Centre)研究员舒哥曼(David Sugarman)指出,浣熊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喜欢尝试,如果它们碰巧打开了门插销(听起来不太可能,但是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这个经验和记忆能存留好几年,甚至会教给它们的幼崽。在动物界,它们是少数几种能够将经验教授给后代的物种之一。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多伦多每年具体投入多少钱来对付浣熊。据本市动物控制机构提供的数据,去年他们一共处理了4802只浣熊尸体,为2455只受伤的浣熊提供药物治疗。在2012年,该机构一共处理了4802只浣熊尸体,照料了2251只受伤浣熊,并将1765只浣熊人道毁灭。此外,本市的垃圾处理部门还需要不定期地处理被浣熊毁坏的路边垃圾桶。这一笔笔开销加在一起,每年可能有十几万之多。
除了破坏垃圾桶、给市民的生活造成不便之外,浣熊还是一个危险的病源。舒哥曼研究员指出,多伦多大约75%浣熊的粪便里有不同的病毒、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如果不慎被宠物接触到,就有传染给人类的危险。浣熊肠道里的贝利斯蛔虫(Baylisascaris procyonis)更可怕:它们的卵随着浣熊的粪便排出后,能够在空气里传播。因此,如果有人发现后院出现了浣熊粪便,最保险的方式是将其深埋,然后将一切接触过它的东西烧掉。
此外,浣熊还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当然,事实上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而浣熊只是其中之一。
虽然浣熊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隐患,但是多伦多迟迟无法通过大规模人道毁灭浣熊,或控制浣熊数量的法例,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来自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压力,相当多的市民也反对。谁让浣熊长得一脸人畜无害的无辜样,即便是刚刚干过坏事,也让人难以痛下杀手呢。
“安省爱护动物协会”(OSPCA)认为,人们在遇到要与野生动物共处同一空间的问题时,应该要考虑到其实原本属于牠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被人类毁坏了。这逼使牠们每一年都不得不更加靠近人类生活的地盘,以获取食物和生存的空间。
约克大学生物学教授麦克唐纳(Suzanne MacDonald)曾经为加拿大广播电台(CBC)制作过以“浣熊王国”为主题的纪录片,她认为人类必须学会如何与浣熊相处,因为没有任何办法是可以完全杜绝这个生物的。